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会上,翟恩地就疫情对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影响、如何建立合理的产业链机制等问题与参会专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翟恩地
疫情下海上风电推进面临挑战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但是受2021年底取消新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国家补贴的政策影响,一些海上风电的发电企业对于发电指标的考核并没有发生变化。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一方面,复工后,项目建设和交付节奏都在不断提升。由于疫情原因,现在大部分整机企业的交付周期都受到影响,开发企业全力支持配合交付,但交付时间节点仍没有变化。
另一方面,海上风电的施工不同于陆上风电,对天气窗口、码头泊位、船只预约都有严格需求。疫情期间,货物因物流、存储环节不得不搁置、延误工期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风电整机企业风电部件调配的精准度和对客户需求的响应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面对这一局面,作为开发商代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主任张晓朝也表示忧虑,受疫情影响,海上风电项目的整体工期或延后2-3个月,海上风电设备供应的不稳定性增大。
翟恩地认为,目前全国海上风电已招标未建设的总体容量为2133万千瓦左右,但是在今明两年时间里完成全部容量建设难度很大。
即便不考虑疫情和供应商产能的影响,鉴于目前全国的船舶和施工能力有限,至少有800万千瓦装机要在2022年及以后才能建设完成。如果考虑疫情影响,到2021年底,2133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容量或将只能吊装完成一半,海上风电的整体建成量进一步降低。
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疫情期间,金风科技在全国的风电场均保持正常运营,其中多处风电场坐落在湖北省内。超过1500名金风人在保证有效防护的前提下,一直奋战在一线,为千家万户的清洁用电提供可靠保障。
以海上风电为例,疫情期间,金风科技福建福清总装厂为保障福建区域海上项目机组供货,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一直保持正常生产状态,根据疫情期间的零部件供货情况,弹性安排生产和工作计划,坚守质量关,在保生产交付的同时,开展风机可靠性工作,保证海上项目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在这一背景下,金风科技今年4月完成了江苏连云港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灌云项目的并网发电,当月又在福建兴化湾完成了目前国内吊装单机容量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机组——GW175-8.0MW的吊装。
部分海外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
供应链方面,针对国内供应商,金风科技在模具调整、锁定工位、产能提效、资金支持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通过供应链协同来解决供应商的困难。目前,金风科技的国内供应链企业已经全部复工。
尤其是在资金方面,金风科技凭借自身授信优势,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获得充足低息商业贷款的资金支持,保障供应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全力支持复工复产。截至目前,金风科技已协助7家供应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款项,总计超过3.6亿元。
国外供应商方面,部分海外的零部件供应受到疫情影响。如风电叶片必需的巴沙木芯材和聚氯乙烯(PVC),其主要产地厄瓜多尔和意大利都进入紧急状态,主轴承、齿轮箱轴承、IGBT芯片模块主要产地德国也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
对此,作为风电零部件代表,舍弗勒大中华区工业事业部销售及业务单元高级副总裁李照东表示,疫情发生之后,舍弗勒在南京的工厂停产,加上后续复工,前前后后损失了近一个月的产能,尤其是齿轮箱轴承的产能;舍弗勒的欧洲工厂在全球疫情爆发后,由于大轴承材料来自疫情重灾区意大利,主轴轴承产能也有部分损失。
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在这期间,我们也通过加班加点、改良瓶颈工序和短期投资挽回部分产能。此外,舍弗勒在2019年初就决定投入1亿欧元,进行产能扩张,其中针对海上风电的大于2.5米的主轴轴承产能将在2021年3月末释放。
从供应商角度出发,金风科技进行了全年供需匹配及差异分析,并制定追产措施,以确保年度经营计划的有效实现。金风科技将根据供应链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订单的可靠、高质量交付。
为中国海上风电“十四五”期间实现平价而共同努力
此文章在中国节能网转载 惠州革普丝科技节能公司料斗节能发热器、炮筒节能加热圈
根据Ben Backwell在此次专题讨论会上的预判,2020年和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50万千瓦和400万千瓦。翟恩地认为这一数据仍显保守。针对GWEC预测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将会有300万千瓦的规模,他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包括金风科技在内的全体海上风电同仁一起努力,在政府政策、产业链支持的基础上,采取更多商业和技术创新举措,防止2022年出现断崖式下降和产能过剩,推动中国海上风电平稳渡过2022-2023年的低谷期,在“十四五”末期实现真正的平价。